首页

日本sm在线视频免费

时间:2025-05-26 06:31:24 作者:冰上也能“赛龙舟”?加拿大选手直呼“太棒了”! 浏览量:72662

  中新网上海3月2日电 (记者 陈静)骨质疏松、骨痛、贫血、乏力、视力减退、病毒感染……这些看似老年人的常见症状,背后“元凶”可能是血液肿瘤——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邱录贵2日表示,多发性骨髓瘤首次复发时的治疗选择尤为关键,是患者获得深度缓解的重要契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内浆细胞恶性增殖,进而分泌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邱录贵当日表示:“这些异常的免疫球蛋白不能发挥正常球蛋白提高患者免疫力的功能,过多的这种‘坏’蛋白累积在器官中,还会对患者各系统和多种器官功能产生严重损害,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据介绍,多发性骨髓瘤按照发生次数,分首次复发和多线复发。若首次复发未得到有效的规范治疗,随着复发次数增加,治疗效果和预后随之下降,疾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复发后的生存时间也不断缩短。

  由于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症状的多样性,人们往往难以识别。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骨髓瘤患者初诊科室不在血液科,如果病人表现为骨痛,可能会就诊于骨科;如果病人表现为肾损害、尿蛋白,可能就会去肾内科;如果病人以疼痛为主,有可能去疼痛科;而如果病人表现为感染或肺部感染,有可能就诊于呼吸科或感染科。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疗应该以血液科为主,联合骨科、肾内科、呼吸科、风湿免疫科、心内科、麻醉科等科室进行多学科诊疗。”邱录贵认为,这样不仅可以打破学科壁垒,减少公众就医环节,节约就医成本,最短时间为患者量身定制最佳的治疗方案;还可以帮助医生从更系统、更整体的角度去看待疾病,有利于规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诊治和管理,让疾病进入慢病化全程管理阶段。

本次“奏响生命凯歌,医路相髓”系列活动,均由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杭州、武汉等大型城市的三甲医院血液科主办。(活动组委会供图)

  3月是“国际骨髓瘤关爱月”。记者2日在此间获悉,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共同发起全国科普公益活动启动,主题为“奏响生命凯歌,医路相髓”。本次“奏响生命凯歌,医路相髓”系列活动,均由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杭州、武汉等大型城市的三甲医院血液科主办,旨在提高公众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认识,呼吁各方关注多发性骨髓瘤可长生存的新趋势,建立慢病化全程管理的新观念。

  据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其引起的相关器官功能损伤表现在临床上称为“CRAB”(螃蟹)。骨病是多发性骨髓瘤最典型的特征表现之一,因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导致骨质破坏,很多初诊患者伴有溶骨性损害、骨质疏松和/或压缩性骨折等骨相关事件,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又被称为“吃”骨头的病。多发性骨髓瘤所致骨骼病变及骨相关事件也会严重影响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甚至会缩短患者生存时间。通过骨靶向治疗,穿上“骨铠甲”,可修复骨破坏,防止骨转移。近些年,免疫调节药物、新一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和骨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提高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让患者的生存周期显著延长、整体生存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提高防癌意识、规范治疗降低复发率、定期复诊,科学康复,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和营养管理,是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慢病化管理”的重要条件。“多发性骨髓瘤进展比较慢,是偏惰性的。而通过药物治疗绝大部分病人可以达到深度缓解甚至是完全缓解,也就是临床治愈。此后继续通过巩固和维持的药物,就能很好地长期控制疾病。”邱录贵指出,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实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长生存和高质量的长期生活。(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外交部证实:王毅应约同布林肯通话

2022年11月,茶山举办二十大精神莞邑百姓宣讲暨“开放麦”分享交流活动,“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镇委宣讲团宣讲员、住建局办事员”胡素婷表示:

法国总理访问加拿大 两国今年将启动部长会议

从事社区工作11年来,徐玫玫乐于跟居民打交道,把为社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的事视为工作乐趣。“我爱这份职业,在一件件实事中让社区居民收获更多幸福感,我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徐玫玫说。

中老铁路老挝段单日客流量再创新高

中国军团共有22名选手参加2023年英国公开赛资格赛,其中18人将出战本次资格赛,重返TOP16的中国台球名将丁俊晖和另3位中国球员将作为TOP16名将的对手,在延期资格赛中登场。

留住更多两岸年轻人才 江苏提出建成“苏青驿站”200家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处负责人表示,2024年乌镇峰会将在往年特色基础上,持续推陈出新,用新思路新亮点吸引全球目光聚焦中国乌镇。包括颁发“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成立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设立世界互联网大会智库合作计划,发起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研修院项目,举办全球互联网人才卓越计划研修班等。

总书记两会关切事丨乡亲们的“幸福指数”

学校选址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首批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以及电脑科学、电子资讯工程学、材料工程及纳米科技、机械工程学、能源及环境、商务资讯系统、土木及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学、生物医学工程、数据科学等10个硕士专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